近期一份基于模型路由平台 OpenRouter
数据的分析报告,揭示了 2024 年上半年大模型 API 市场的格局变迁。OpenRouter
作为一个聚合各类模型 API 的平台,其使用量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得以窥见开发者和应用层对不同 AI 模型的真实偏好。数据显示,市场正从混战走向分化,几家巨头的战略分野愈发清晰。
增长停滞与长尾活跃并存
数据显示,模型 API 的总 Token 调用量在 2024 年第一季度经历了近四倍的爆发式增长后,进入了一个平台期,稳定在每周约 2 万亿 Token 的水平,未再出现显著的规模扩张。这或许意味着,在当前技术和应用场景下,API 市场的第一波红利已基本被消化。
然而,总量的稳定掩盖了内部的暗流涌动。在头部模型之外,“其他模型”的总用量稳定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额(约 600-700B Token/周),形成了一条活跃的“长尾”。这表明市场需求高度多样化,开发者正在为特定任务积极寻找和测试最适合的、而非名气最大的模型,细分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
在热门模型中,Google
的 Gemini 1.5 Flash
凭借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每百万输出 Token 仅 0.4 美元)、庞大的上下文窗口和出色的速度,稳居使用量榜首。其高阶版本 Gemini 1.5 Pro
则紧随其后,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比之下,曾经的挑战者 Anthropic
则显得后劲不足。Claude 3.5 Sonnet
已基本完成了对旧版本的迭代,但其整体用量并未持续增长,而是进入了稳定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 OpenAI
的表现。其模型,包括备受瞩目的 GPT-4o mini
,在榜单上的表现极不稳定,使用量波动剧烈,没有任何一款模型能持续稳定在用量前十。这与其在消费者市场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市场份额:谷歌的胜利与 OpenAI 的迷思
市场份额的分布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趋势。Google
以 43.1% 的压倒性优势占据榜首,其全面的模型矩阵(从高性能的 Pro
到高性价比的 Flash
)正在有效蚕食 Anthropic
的市场空间。
来自中国的 DeepSeek
异军突起,以 19.6% 的份额位列第二,甚至超过了 Anthropic
(18.4%)。自 DeepSeek-V2
发布以来,它展现出极高的用户粘性,证明其产品力在特定用户群中(如下文提到的角色扮演领域)获得了高度认可。
OpenAI
的市场份额仅排名第四,且与前三名差距明显。这引发了一个核心问题:OpenAI
是否真的不重视纯粹的 API 市场?其策略重心似乎更偏向于 ChatGPT
这一超级应用及其企业解决方案,而在面向开发者的 API 定价和可用性上(例如新模型 API 访问权的申请门槛)相对保守,从而在价格敏感和追求便捷的开发者市场中失去了部分阵地。
与此同时,曾经备受期待的 Meta Llama
系列,其市场份额已萎缩至峰值时的五分之一。这或许表明,在便捷、低成本的商业 API 面前,开源模型在部署和维护上的隐性成本,使其在与巨头们的直接竞争中处于下风。
细分战场:专业化趋势凸显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具体的应用领域时,市场的“各占山头”现象变得尤为明显。这预示着,通用大模型(AGI)之外,针对特定场景优化的专用模型已找到了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 编程领域:
Anthropic
的Claude 3.5 Sonnet
是绝对的王者,占据 44.5% 的份额。这表明Anthropic
将其研发资源有效聚焦于代码生成和理解等专业任务,并成功构建了技术壁垒。Google
的Gemini 1.5 Pro
在此领域位居第二。
图注:编程领域的模型调用量
- 文本翻译:
Google
展现了其在该领域的传统优势。Gemini 1.5 Flash
以其高性价比成为首选。值得注意的是,用量前几名中绝大多数都是Google
的模型,这或许暗示了许多翻译类应用已将Google
模型作为默认或首选的后端服务。
图注:翻译领域的模型调用量
- 角色扮演:这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小众模型合计占据了 26.6% 的份额。
DeepSeek
在此领域表现突出,这可能与其模型“更富想象力”或“更高幻觉”的特性有关,恰好满足了该场景对创造力和非精确性的需求。
图注:角色扮演领域的模型调用量
- 营销文案:
OpenAI
的GPT-4o
在此领域占据了 32.5% 的绝对领先地位。这反映出OpenAI
的模型在面向大众、非技术性的创意和文本生成任务上,其训练成果和用户偏好度依然是行业标杆。
图注:市场营销领域的模型调用量
API 接口:代码工具驱动使用
从 API 接口(客户端)的使用情况来看,代码辅助工具是最大的流量来源。排名前四的接口中,Cline
、RooCode
和 KiloCode
均为代码编写工具。这表明,在当前的 API 应用生态中,提升开发者生产力是最核心、最刚需的场景。排名第五的 SillyTavern
是一个本地大模型交互界面,也印证了角色扮演和创意互动场景的活跃度。
这场大模型 API 市场的战争远未结束,但上半场的赢家和输家已初露端倪。Google
凭借其云服务优势和全面的模型矩阵,正在建立平台级的护城河。Anthropic
和 DeepSeek
等则通过在特定领域的深耕,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 OpenAI
,这位消费市场的王者,其在开发者市场的战略选择,将是下半场最值得关注的变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