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o的多模态输入功能突破了纯文本交互的限制,其UI设计图转代码的工作流程包含四个关键步骤:
- 图像导入:直接将Sketch/Figma导出的PNG或屏幕手绘图拖拽至Kiro聊天窗口
- 意图说明:附加自然语言指令如”实现响应式商品卡片, hover时显示购买按钮”
- 智能解析:AI会识别图像中的:
- 组件层级结构(Flex/Grid布局)
- 颜色代码(自动提取HEX值)
- 交互状态(默认/hover/active样式)
- 代码生成:根据技术栈偏好输出:
- React/Vue组件(含props定义)
- Tailwind CSS或Styled-components样式
- 配套的Storybook用例
实践建议:对于复杂设计稿,可先用分隔线标注不同功能区域,再用文字说明各模块的数据流向。实测显示,该功能能将传统前端开发中3-5天的UI实现工作压缩到2小时内完成。
本答案来源于文章《Kiro:将需求快速转为代码的AI编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