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Thing 是一款桌面应用程序,它通过AI智能体帮助用户处理复杂和重复性的电脑任务。与其他AI工具不同,AI Thing 能够在其运行的任何应用程序环境中直接执行操作,而不需要用户在不同程序间复制和粘贴内容。它的核心是通过特殊的 @this
关键字来理解当前操作的上下文,例如,用户可以直接命令它“用@this
表格中的数据回复邮件”。这种设计让AI能够深入用户的工作流程。AI Thing 注重隐私保护,它只在用户明确指示时才会获取信息,默认情况下不会记录任何操作。它还支持多个智能体并行处理多个任务,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标签页中同时运行多个工作流,以此提升工作效率。
功能列表
- 情景感知能力: 使用
@this
和@selected
等关键字,让AI智能体理解当前应用的操作环境和选定内容,从而直接在应用内执行任务。 - 全局响应: AI智能体可以在任何应用程序的输入框中直接响应和完成内容,不仅限于在代码编辑器或特定软件中使用。
- 选择性上下文: 用户可以精确选择分享给AI的上下文信息,在获得精准结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
- 隐私优先: 软件采用隐私优先的设计方法,默认情况下不捕获用户屏幕内容,只有在用户主动发出指令时才会读取必要信息。
- 并行任务处理: 支持在多个标签页中同时运行多个AI智能体,让它们协作处理复杂任务,用户无需等待单个任务完成。
- 本地历史记录: 所有的操作和对话历史都保存在本地设备上,方便用户随时查阅,也进一步保障了数据安全。
- 模型管理: 用户可以自行管理和选择使用的AI模型,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使用帮助
AI Thing 是一款旨在将AI能力深度集成到用户日常工作流中的效率工具。它通过引入“智能体”(Agent)的概念,让AI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答机器人,而是可以理解上下文并直接在各类应用中执行任务的助手。
安装与启动
用户可以直接从官方网站 https://aithing.dev/
下载最新版本的应用程序。目前版本为v1.4,下载后根据操作系统提示进行标准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启动AI Thing,它会在后台运行,等待用户的指令。
核心概念:使用@this
进行上下文交互
AI Thing 最具特色的功能是其上下文感知能力。它通过一些特殊的关键字来获取用户当前的工作环境信息。
- 理解
@this
:@this
是一个动态关键字,代表AI智能体当前运行的环境。例如,如果你正在一个电子表格应用中,@this
就代表这个表格。如果你在一个代码编辑器中,@this
就代表当前的代码文件。- 操作示例:假设你正在查看一个包含客户信息的Excel表格,你可以直接向AI Thing发出指令:“给
@this
表格里的所有人发送一封邮件。邮件发送后,把对应的行标记为绿色,并设置一个明天与团队一起审查此表格的提醒事项。” - AI Thing 会自动识别表格数据,调用邮件应用,发送邮件,然后返回表格应用将对应的行标绿,最后再调用日历工具设置提醒。整个过程无需你手动切换应用或复制粘贴数据。
- 使用
@selected
:@selected
关键字用于指向用户当前选中的文本或对象。- 操作示例:当你在编写代码并发现一个错误时,可以选中这段有问题的代码,然后对AI Thing说:“修复
@selected
文本中的@this
问题。” - AI会结合它对整个文件(
@this
)的理解,专注于修复你选中的那部分代码(@selected
)。
主要功能操作流程
- 全局响应 (Respond Anywhere)
- 此功能让AI的自动完成能力扩展到操作系统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你是在写邮件、记事本、聊天工具还是IDE中。
- 如何使用:在你需要AI帮助的任何输入框中,输入你的问题或指令,然后通过快捷键(具体快捷键可在软件设置中查看)激活AI Thing。AI将直接在那个输入框中生成并填入回答。
- 选择性上下文 (Selective Context)
- 为了保护隐私和提升准确率,你可以精确控制AI能看到哪些信息。
- 如何操作:在调用AI Thing时,软件界面会提示你选择需要分享的上下文。你可以选择仅分享当前选中的文本、当前活动窗口的内容,或是排除某些敏感信息。这个功能确保AI只获取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最少信息。
- 多智能体与多标签页 (Multiple Agents & Multiple Tabs)
- AI Thing 允许你创建多个独立的任务标签页,每个标签页可以运行一个或多个智能体来处理不同的任务。
- 操作流程:
- 打开AI Thing主界面,点击“+”号新建一个标签页。
- 在新的标签页中,你可以分配一个新任务,例如“帮我研究一下最近的AI行业新闻”。
- 与此同时,你可以在另一个标签页中让另一个智能体帮你“重构我正在写的项目代码”。
- 这两个任务会并行处理,互不干扰,你可以随时在不同标签页之间切换查看进度。 这种设计非常适合处理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复杂任务,避免了传统AI助手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的局限。
应用场景
- 软件开发
在编写代码时,开发者可以随时选中一段代码,让AI智能体直接进行重构、修复错误或者添加注释。通过@this
指令,AI还能理解整个项目的代码库,提供更符合整体架构的建议。 - 数据分析与报告
当处理电子表格数据时,用户可以直接命令AI对整个表格(@this
)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图表,或者根据特定条件筛选数据并生成一份总结报告,然后将报告内容填入到指定的文档中。 - 日常办公
在处理大量邮件时,可以设定一个工作流,让AI智能体自动读取新邮件内容,根据预设规则(例如“所有关于项目的紧急邮件”)起草回复,并等待用户最终确认发送。 - 学术研究
研究人员在阅读PDF论文时,可以选中一段复杂的段落,让AI智能体使用更简单的语言进行解释,或者根据@this
论文的内容,自动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引用和资料。
QA
- AI Thing 如何保护我的隐私?
AI Thing 采用“隐私优先”的设计原则。它不会在后台持续录屏或监控你的活动。只有当你通过特定指令(如使用@this
)主动调用它时,它才会读取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上下文信息。同时,通过“选择性上下文”功能,你可以精确控制分享给AI的数据范围,并且历史记录完全保存在本地。 - 这款工具和其他AI助手(如ChatGPT)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AI Thing的“原地操作”能力。传统的AI助手需要你将其他应用的内容复制粘贴到其聊天窗口中,然后再将结果粘贴回去。而AI Thing可以直接在你当前使用的任何应用程序中读取上下文并执行任务,省去了切换和复制的步骤,实现了更无缝的工作流集成。 - 使用AI Thing是否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
不需要。AI Thing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抽象掉AI术语”,让用户可以专注于完成工作,而不是研究复杂的技术细节。它的交互方式基于自然语言指令,非常直观,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上手。 - AI Thing支持哪些操作系统?
官方网站提供了v1.4版本的下载,但并未明确列出支持的操作系统列表。通常这类桌面应用会支持主流的Windows和macOS系统,建议访问官网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