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几乎成功的 30 亿美元收购案告吹,创始人随即带领核心团队“投奔”竞争对手,留下估值瞬间蒸发的公司和 250 名员工。这并非剧本,而是 2025 年在 AI 编程工具新创公司 Windsurf 真实上演的一幕。最终,公司被另一家竞争对手收购,全体员工得以保全。这一系列事件,在硅谷引发了关于创始人责任、员工价值和新型收购模式的激烈辩论。
从 OpenAI 的座上宾到 Google 的“囊中物”
故事的核心是 AI 编程助手新创 Windsurf 及其创始人 Varun Mohan。该公司凭借其年收入破亿美元的业绩,一度吸引了 OpenAI 高达 30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然而,这笔交易在最后时刻意外中止。据传,原因是 OpenAI 的主要投资者微软不希望看到 Windsurf 与其自家的 GitHub Copilot 形成直接竞争。
交易失败后,Varun Mohan 的选择震惊了业界。他并未选择带领公司继续独立发展,而是接受了 Google DeepMind 的橄Coffer,带领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一同加入。这笔交易的形式并非公司层面的收购,而是总价近 24 亿美元的技术授权和高薪职位的打包方案。
此举使 Windsurf 公司本身几乎沦为空壳,其高估值瞬间归零,250 名员工的未来也变得岌岌可危。
48 小时内的自救与重生
在创始人出走造成的混乱中,公司运营总监 Jeff Wang 被任命为临时 CEO。他在社交平台 X 上形容那段经历“堪称地狱”,公司士气崩溃,财务状况混乱。
然而,转机在 48 小时内出现。AI 领域的竞争对手 Cognition 迅速介入,宣布以约 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Windsurf 的剩余资产、品牌以及全部员工。Cognition 提供的条件极具诚意,不仅保留了所有职位,还取消了既有的股权限制,让员工能直接分享到公司未来的财务成果。这项决策让濒临失业的员工们得以保全工作,Windsurf 公司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以延续。
在成为临时CEO的那48小时里,我经历了地狱般的时刻。有员工在会议中哭泣,整个团队士气低落,财务混乱,离职潮一触即发。
— Jeff Wang, Windsurf 临时 CEO
“背叛”还是“理性”:硅谷的价值观裂痕
这一事件在硅谷创投圈激起了巨大的争议。
OpenAI 的早期投资者 Vinod Khosla 严厉批评 Varun Mohan 的行为,称其为“背叛”,并表示永远不会再投资由他领导的任何项目。Replit 的创始人 Amjad Masad 也认为,这种行为破坏了硅谷长久以来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社会契约”。Cognition 的 CEO 更是直接表示:“真正的创始人,会选择与他的船共存亡。”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Y Combinator 的 CEO Garry Tan 指出,Varun Mohan 的决策为公司最早的 40 名工程师带来了七位数的个人回报,也为投资者保全了 23 亿美元的资产。他反问,社会是否对成功的创始人过于苛刻?
这场争论的核心,暴露了硅谷价值观的深刻裂痕:一边是强调创始人应与公司共存亡、对员工和股东负有道义责任的传统观念;另一边则是追求个人利益和资产价值最大化的绝对理性主义。
“人才收购”:正在成为常态的新型并购
更令人关注的是,Windsurf 事件所揭示的,是一种正在硅谷蔓延的新型交易模式——“买人,不买公司”。
近年来,包括 Character AI、Inflection 在内的多家知名 AI 公司都出现了类似情况:大型科技公司(如 Google、Microsoft、NVIDIA)利用雄厚的资本,直接高薪聘请目标公司的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同时以技术授权的方式获取其知识产权。
对于收购方而言,这种模式规避了传统公司并购所面临的漫长流程和严格的反垄断审查,是一种更快速、更廉价的获取顶尖人才和前沿技术的方式。正如创投人 Steve Brotman 所说,这种模式更快、更便宜。
然而,这种趋势的代价是沉重的。它将公司的价值粗暴地简化为少数核心人物和技术,而将广大普通员工的贡献和未来置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之中。对于那些拿着较低薪水、依靠股权激励为公司奉献的初创公司员工来说,这无异于一场背叛。当信任的基石被动摇,硅谷赖以成功的创业文化和创新生态,或许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